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。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,来和大家分享你家乡的风俗吧,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习作模板,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,来欣赏一下吧。
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习作模板1
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,这不,我已经过了12个元宵节了。
在元宵节那天,我们家有个不变的习俗,就是早餐一定要吃汤圆。汤圆有煮的、炸的、蒸的。汤圆馅有黑芝麻、五仁、果脯、巧克力等等。而我们家只吃煮的黑芝麻或五仁馅的汤圆。中午,通常都吃炖菜,比如说酸菜炖排骨、小鸡炖蘑菇、鱼、泥鳅等。晚上则出去走一走,顺便吃一些路边小吃,有烤冷面、炸串、豆干、臭豆腐……光是想想我都会流口水。
到了晚上,我们一家就会出去看烟花。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烟花。烟花有红色的,旁边有黄色点缀,还有绿色的是用金色装点其间。但这些我都不大喜欢,我喜欢的是秀丽的金色烟花,中间和四周还用黄色和红色做装饰。看到这么美丽的烟花,我不禁感叹:烟花为了给节日增加喜庆气氛,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绽放出美丽的色彩。看到这么美丽的烟花,我按奈不住了,于是买了“摇摇花”玩。“刺啦”一声,烟花亮了,火星不断地向下掉,向左划半圈,再向右划半圈,一个爱心便出来了。烟花也玩够了,那就要看看那些路边摊里都有什么了。
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卖小玩意儿的路边摊。每次我都会买一些头饰,比如说带变色灯的花环、猫耳朵发夹或是一些可爱的小挂件。最为重要的就是那些好吃的。有我爱吃的棉花糖、糖葫芦、烤冷面,还有毛蛋、烤串、手抓饼等。
烟花一停,元宵节也就要过去了,真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呀!
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习作模板2
清明,象征着春天的开始。清明节这天,人们踏青、扫墓,吃清明节特有的美食——清明粿。
制作清明粿,看似简单,实则工序复杂。青是做清明粿的关键。在外婆家河对岸的路旁,有许多青,这种不起眼的野菜,就是给清明粿染色的关键。到清明节的前几天,外婆就会采摘一大桶青回来,剪下嫩的部分,研磨成粉。外婆告诉我:这种草长相普通,很难发现,但只要上面没有白色细绒毛,就一定是假的。
磨成粉之后,把青粉与糯米粉、米粉、水和在一起,这一步,也需要细致的手法。青粉是一小团一小团的,需要用手把青捏碎捏细,不然吃起来就有疙瘩。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,切成小块,在里面包由笋、雪菜、肉、豆腐干炒成的馅。粿上的花边很独特,要包成类似锁形的形状,这种包制手法,外婆和妈妈总是很熟练,而我学了好多次都还没学会。一个个精致的清明粿排排摆放在桌上整张桌子都摆满了。每每到这个时候,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吵着要吃了。大人们就在蒸笼上放上一小段一小段的粽叶,一段粽叶上面放一个清明粿,这样吃的时候不粘手。
待那清明粿蒸好时,一揭锅盖,满厨房都飘着青的清香。锅里躺着的,是一个个晶莹透亮的墨绿色的清明粿,而孩子们早已垂涎欲滴,一人一个抢去吃了。一口下去,满满的馅料,还有油流出来。粿的味道美味可口,让人吃了还想吃。
做好的清明粿冷冻在冰箱,可以保存半年以上,但通常一桌的清明粿,在六月底就吃完了。
清明粿,一道舌尖上的传统美食。是我记忆深处的美味。
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习作模板3
春节那天鞭炮声不绝于耳,家家都在门上贴起了红对联,挂起了红灯笼,还吃起来团圆饭,我家也是如此。
除夕这一天,接近傍晚的时候,我们一家人开始忙碌。爸爸负责贴对联,妈妈负责带弟弟,爷爷负责洗菜,我负责拼凑灯笼。
我把那两包扁扁的红灯笼拿出来,打开包装,一堆零零散散的灯笼零件掉了出来。我翻开说明书,开始了漫长的拼凑过程……
奶奶开始烧菜了,那一阵一阵的香气扑鼻而来,让我忍不住想去偷吃一口。奶奶烧的菜吃了,我一边想一边做灯笼。当时太阳还挺大的,我擦了擦豆大的汗珠,一个灯笼组合好了又开始另一个……
时间转瞬即逝,开始吃团圆饭了。我们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吃饭之前都能收到爷爷准备的红包,收完了才开始我们的年夜饭。
奶奶烧了好多的菜,有红红的清蒸大闸蟹,绿油油的莴笋,还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!大人们喝酒,小孩喝饮料,互相说着祝福的话,家里笑声不断。啊-突然感觉活着好幸福啊。忽然,我两眼放光,看见了一块瘦肉。我动动筷子,一伸,一夹,一放,吧唧吧唧唧,真好吃啊!我的味蕾得到了极大的满足。吃完了饭,我打了个饱嗝,放下碗筷,走上了楼。
我上楼没多久,爷爷就开始放鞭炮了,我们家放鞭炮总是比别人家要早,爷爷说是因为弟弟会害怕,所以早一点放掉。
这就是我家的过年,你们也是这样过年的吗?
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习作模板4
春节是个很热闹的节日,各个地区过春节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,五花八门。而我外婆家的过节方式也是十分新奇。
除夕那天,天刚亮我就被鸡给吵醒了,睁眼却发现,外公外婆早已起床,给门贴上了春联。我穿好衣服看了看钟,才早上五点,此时贴好门联的外婆点燃了一束香火和火把。我很是好奇,就问了问旁边的妈妈:“妈,外婆这是干嘛?”“这是这里的习俗,除夕这天早上每家每户都要派家里一个人点燃一束香和火把,拎一个水桶到山上的泉水边,把带来的香火先插上,然后往泉水里丢几枚硬币给水神,接着用水桶将“新水”挑回家……”妈妈像讲故事一样,和我讲着我也像听故事一样专心地听着。
不一会儿,外婆回来了,还拎了一桶水,这时舅妈拿来一个碗,妈妈也给我拿了一个,让我喝一碗,之后家里的人也都喝了,喝完之后又各自忙各自的了,睡觉的睡觉,烧饭的烧饭。
大年初一根据外婆家的习俗,早上吃水圆,当天均吃素食。初二也是最热闹的一天,用香纸敬财神,参加各种文体活动,唱山歌,穿着当地的服饰跳舞,还会在空地上举行活动。全村人民挤在那块地上,看着空地上的人们精彩的表演,那一天全村上下家家灯火通明。
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间,人们在谷坪大开歌堂,日里唱“欢冬久”夜里唱“欢古。”正月十五夜里到别人家菜园摘几片菜叶回来,青草也要抓一把,称为“偷青”……
等正月十五过后,年的味道开始疏散。工人们开始返工了,孩子们各自回校上学。老人们,又开始了新一年的期盼……
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也是我觉得家乡最独特的习俗。
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习作模板5
“石溪久佳思端午,馆驿楼前看发机。”每每提起端午,谁不是先想到那香气扑鼻的粽子来呢?
当这美味的粽子入口后,不禁会想,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?原来在我国战国时期,有一位非常受人爱戴的诗人和政治家——屈原自沉于汩罗江,百姓非常哀痛,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,后来当心凭吊的饭团被鱼虾所食,就想出用树叶包裹饭团并外缠彩丝,慢慢地发展成了现在的粽子。
包粽子的工序也不简单。首先要把采来的棕榈树叶子一条条撕开来,然后一段一段结成绳子备用,再将包粽子的粽叶提早一天洗净并泡在水中使其变软。第二天将糯米洗净过滤掉多余的水,之后按家里人口味拌上酱油盐等备用。再就准备粽子馅:有芋头的、有肉的、还有板栗的、豆沙的……这些备好后,拿出泡好的粽叶,两片粽叶打底,加上一勺糯米,放上自己喜欢的馅,面上再铺一层糯米,之后用另外一张粽叶盖上,最后用棕榈树叶做的绳子将整个粽子一圈一圈把它绑好,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。
粽子全部做好后就把他们放进锅里加上水先用大火煮,等水开了之后,那棕叶的香味,棕榈树叶的香味,还有糯米的香味,混合起来,慢慢的从锅盖缝隙里钻了出来,闻着这些香味,我实在忍不住,总是一会儿就去闻闻,一会儿就过去提起锅盖看看,并不断的问外婆:“熟了没,熟了没?”外婆笑着对我说:“等一会儿”。可没过多久我又跑去问外婆,外婆笑眯眯的说:“再等一会。”我就一直这样子等着、盼着,总觉得时间过的很慢。
终于,外婆掀开锅盖,对我说:“快来快来,新鲜粽子出炉啦!”煮好的粽子散发出了更迷人的味道,这味道如同磁石般吸引着我,拆开一个粽子咬上一口一股清香顿时间溢满了我的口腔、沁入我的心脾……五月初五这天开始是为了纪念屈原,经过千百年后的发展今天成为了我们的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
平面自学网(www.rjzxw.net)CorelDRAW,illustrator,Photoshop,indesign等平面设计软件自学平台,如果您觉得好,就推荐给您的朋友,谢谢!
Copyright (C) 2017-2027 rjzxw.net,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赣公网安备 36082102000084号赣ICP备19006494号-1